今年以来,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压力依然很大,同时房地产风险催生了不良贷款。 刘璐辉:融资高利率的本质是经济效率低下,信贷配置效率迅速衰退,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后,维持原有的增量水平需要越来越多的货币。
今年以来,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压力依然很大,同时房地产风险催生了不良贷款。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“阵痛期”,您如何理解现在的金融风险呢? 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、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琼辉。
《经济参考报》:今年,房地产贷款风险受到监管层的高度警惕,目前房地产在政策层面以及银行信贷投放方面,都随着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。 你如何看待房地产领域的信用风险?
刘璐辉:房地产的下行周期可能难以改变。 这不仅是房价自身的调整,更重要的是,2008年危机后中国经济启动的非贸易部门(包括房地产领域)迅速膨胀以保证增长的政策是不可持续的。
只看价格的话,这种调整可能会持续三年。 中央改革领导小组进行部署,财税改革在未来三年完成基本框架。 这意味着经济逐渐降低对房地产和土地财政的依赖。 我们还预测,全年房地产销售占g d p的比重有可能回升到8%,而全年的比例为14.31%。 根据这一调整,这意味着全年房地产销售可能萎缩29%。 如果处置得当,调整价格的话,销售面积萎缩的压力会小一点,也许每年能卖出10亿到11亿平方米的房子。 这样的调整过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该是可以接受的。 到2009年,理论上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8%左右的水平。
事实上,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后,将逼近体制内两个行业的出清,即重化工业过剩产能的收缩和地方债务的收缩。 下一阶段,中国一定要进入经济杠杆调整的过程,在可控的状态下进行,需要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机制的安排,在央行语境下,在更加稳健审慎的货币金融环境下,为“转换方法、调整结构”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基础。 我认为一系列隐性货币金融机制已经形成。 在这一机制下,中国经济的尾部风险正在下降,从某种意义上说,目前股市的上涨可能反映了这一预期,是合理的。
《经济参考报》:从宏观方面看,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强调降低实体公司融资价格,缓解公司“融资难”,应如何理解当前国内金融供求结构性失衡这一矛盾,以及高利率背后隐藏的金融风险?
刘璐辉:融资高利率的本质是经济效率低下,信贷配置效率迅速衰退,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后,维持原有的增量水平需要越来越多的货币。
目前,地方政府和国有部门通过多种方式控制着土地、矿产等要素的价格,控制着税收、收款、准入等对经济和金融活动绝对影响较大的诸多因素。 因此,可以将要素价格控制在均衡价格之下,利率控制在自然利率之下,扭曲微观投资收益率,信用跟着收益率走,因此中国的财政和准财政活动具有极强的货币创造力。 这就是经济学家们常说的货币供给的“内在性”,我称之为“财政决定信用”(货币诉求),财政风险最终转化为金融风险。 另外,在一定程度上,房地产是地方政府融资机制的安排,也就是说只有将地产商的债务转化为房地产投资,才能最终成为地方政府的收入,撬动银行支持投资的杠杆。
所以,我们看到我国金融体系目前有两个典型特征,首先,贷款主体是与政府相关的机构(房地产融资最终也将转化为政府收入)。 二是金融机构高管与政府行政序列官员没有本质区别,金融系统资源分配效率非常低。
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,在当前体制下,正如周小川总裁所说,产能过剩的国有部门,如商业银行,在财务上有一些较强的软件约束特点。 所以,周行长也说,现在在融资市场借钱的主要是两类人。 一是利用行政权力占有资源。 例如,一家稍大的国有公司,用低价贷款,然后做资金经纪人的生意,做影子法师银行的生意。 另一个是借钱不贵。 这两类人在融资市场上成为主体后,融资市场剩余的资金量将减少。 其实,需要金融支援的实体部门、效率较高的部门很多,得不到融资,所以利率会上升。 我认为中央银行对现行体制弊端的认识非常明确,应该是一个软约束的环境。
过去一年多来,央行频繁采用比较货币市场的资产端控制操作,但发现对负债端的操作较少。 虽然市场上有频繁降低利率的呼声,但央行仍然可以保持较强的力量,在资产端进行管制。 其根本原因不是经济,而是体制。
《经济参考报》:近年来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另一大融资渠道,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,请问目前如何评价国内影子银行的风险?
刘璐辉:其实,中国没有所谓真正的影子银行,大多数都是银行的“影子”,也就是监管套利,银行进行会计科目转换,隐性增加杠杆。 监管层对银行理财、同业业务等加强监管,实际上被监管套期保值封闭这一路径,中国商业银行正依托风险定价能力和自主理财能力(理财+证券化)实现竞争力。
此外,直接融资也由此进入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,我国金融结构逐渐发生巨大变化,货币和信贷开始分化,我国金融进入“货币少、信用增加”状态,实质上银行作为信用和债务中介的作用减弱,商业银行领域的投资银行化势头加剧,中国银行领域。 从这个意义上说,真正的中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时代才刚刚开始。
原标题:刘琼辉:防范金融风险的新机制正在形成
标题:财讯:刘煜辉:防范金融风险新机制正在形成
地址:http://www.7u0.cn/jjxw/10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