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550字,读完约4分钟
6月20日中午,在照顾完老伴儿后,山东日照东港区陈畅镇东石脚村的67岁村民张传花,前往村东头的“莓香河畔”蓝莓产业扶贫基地。 这个时期是日照市露天蓝莓的采摘期,但冬暖式隧道的蓝莓早就开始剪枝了。
张传花是东石脚村的穷人家。 几年前,老伴在工作中摔破了尾骨,因此患上了小脑萎缩、脑血栓。 而且自己的关节不好。 胃有老毛病。 年纪大了,不能去打工了,张传花一度很烦恼。 两个女儿嫁在外村,日子也很窘迫。
“苺香河畔”的诞生,让张传花的眉毛长了很多。 因为这个基地,张传花和老伴儿一下子赚了三笔。
兼职收入就是其中之一。 蓝莓大棚一年到头都活不下去,需要很多人工,张传花不担心在家门口找不到打工的地方。 去年,张传花断断续续在“苺香河畔”赚了4000多块钱。 第
个收入是土地流转。 “苺香河畔”一期270亩土地,全部来自东石脚村。 张花家把两亩地流放到“苺香河畔”,一年后,光这两亩地就有20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。
另一个收入是来自“草莓香河畔”的收入红利。 作为东港区最大的产业扶贫项目,“苺香河畔”的106个冬暖式塑料大棚,年东港区整合省、市、区各级扶贫资金分两期建设。 项目建成后,承包给山东金莓农业科技有限企业快速发展蓝莓产业。 项目承包费每年按财政扶贫资金的7%收取。 去年,从“苺香河畔”和东港区另一个产业扶贫项目中,张传花一家共获得861.72元红利。
亩蓝莓亩产2000斤,每斤人工采摘费1.5元,3000元采摘费。 除草、浇水、施肥、剪枝等日常管理,每年计算2000元人工费,再加上流动费用,保守估计,一亩蓝莓一年至少能为周边村庄村民带来5000元收入。 全镇目前快速发展蓝莓2.5万亩,相当于一年至少给陈畅镇人民带来一亿收入。 ”。 陈畅镇副市长陈雷告诉记者。
不仅带来了村民,“苺香河畔”项目的落地,还带动了公司,温暖了产业。
陈畅镇被称为“中国蓝莓之乡”,有十几年的蓝莓栽培历史。 但一直以来,陈畅镇蓝莓产业以大田栽培为主,高端设施农业不足。 由于蓝莓的种植投入很大,公司担心市场风险,总是害怕增加投入。
山东金莓农业科技有限企业副总经理秦强介绍说,去年1月在“草莓香河畔”基地种植的蓝莓幼苗今年3月生产,上市时间比露天蓝莓早3个月,正好赶上水果空档 大棚的蓝莓刚采摘,露天的蓝莓进入采摘期。 今年受疫情影响,虽然价格不如预期,但销售没有问题,基本上选择多少经销商会是多少。 6月10日,秦带着产品参加日照市第一个蓝莓云展示室和第八届蓝莓文化节,第一天展示的蓝莓很快就卖了空。
目前,“苺香河畔”有106个暖棚栽培蓝莓10万棵,2个基地露天蓝莓20万棵,两年来迅速发展到这种规模。 秦强认为离不开财政资金的“筑巢”“暖巢”。 “光是土壤改良、蓝莓幼苗的栽培,公司就要消耗2千余万元。 如果不是财政扶贫资金的先期投入,公司要想快速发展冬暖式蓝莓住宅并不容易。 ”。
有“苺香河畔”产业扶贫基地项目的好榜样,近两年来,公司投资热情高涨,陈畅镇蓝莓现代装备水平大幅提高。 因为蓝莓产业,2019年,陈畅镇被国家农业农村部、财政部命名为“全国农业产业强镇”。
“事实表明,通过将资金集中在积分产业上,发挥‘握拳力量’,一体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和农村产业振兴项目,个人项目可以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。 ”。 东港区扶贫办公室副主任杨常锋表示,这三年来,东港区将产业扶贫与农村产业振兴深度融合,以区为单位“一盘棋”研究产业扶贫项目的立项、布局,确保扶贫项目“稳定、长远、可持续”,
杨常锋告诉记者,今年东港区将看到蓝莓产业的持续发展力度,整合扶贫资金4600余万元,在陈畅镇重启蓝莓产业园项目。 项目建成后,可将该地区蓝莓暖棚种植接片,实现集团快速发展,进一步扩大陈畠镇蓝莓市场占有率。
标题:财讯:山东日照:“莓香河畔”,一条“三方共赢链”
地址:http://www.7u0.cn/jjxw/6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