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960字,读完约2分钟
近年来,直播带货这种购物形式受到更多顾客的欢迎,金融直播营销也迅速兴起。 银监会客户权益保护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,提醒社会公众认识金融直播营销广告发布者的身体素质,防范直播营销中可能存在的销售不当等风险,树立科学合理的金融投资、费用观念。
银保监会有关人士表示,目前,无资质金融直播营销主体涉嫌擅自开展金融产品直播营销,非法或超范围开展金融营销推广活动,被称为“科技企业”“咨询企业”的虚拟货币。 一些没有专业素养的人,自我包装是“理财专家”“保险专家”,不当解读金融产品,进行不恰当的模拟,风险防范能力弱的顾客容易受到误解和欺诈。 据
报道,一些直播营销备受瞩目,夸大推广贷款产品、保险产品、理财产品等。 一些直播营销广告强调万元借款应支付的日利息且利息低,误导客户对借款价格产生错误认识,但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相当高。 一些现场营销行为未能向顾客充分展示金融产品存在的风险、免责条款等,也未能以诱发顾客观察的方式证明权利义务、风险水平等重要新闻。
对此,银保监会的相关人员提醒客户,从三个方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。
——辨别直播主体的资质。
目前,大部分现场营销在吸引客户后,都会提供购买链接或在线引流的方法,鼓励客户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。 客户有意购买时,必须发布营销广告,明确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主体,观察相应的金融机构、中介机构或人员是否具备工作资质,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渠道。 不随意点击未知链接,不在正规金融机构销售渠道以外的页面自由提供个人重要金融新闻、个人信息。
——可以清楚地看到直播的副本。
客户在购买产品之前必须充分了解相关的重要新闻。 例如贷款产品的利率标准、实际年化利率、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、排除责任、支付要求、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等,创始量纳入费用观,科学合理投资。 警惕金融直播营销中新闻披露不足、风险提示不足、无明示或含蓄风险、确保收益等销售误区。
——知道金融费和投资风险。
金融产品通常需要根据顾客或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比较定位,但直播模式无法比较有效地识别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,也无法一对一的充分信息表达。 公众对此必须有理性的认识,不要盲目花钱和冲动投资,在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合同、利息标准、免责条款、风险水平等重要消息后,仔细判断自己是否可以承担,基于自己的实际诉求和风险承受能力
标题:财讯:银保监会客户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金融直播营销风险
地址:http://www.7u0.cn/jjxw/3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