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38字,读完约3分钟
日前,中国上市企业协会年度会议暨第二届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召开。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,财务造假严重挑战新闻披露制度的严肃性,严重破坏市场诚信基础,严重损害市场信心,是证券市场的“毒瘤”,必须坚决予以打击。
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共有12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受到处罚或收到行政处罚预告单。
财务报表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“指南针”。 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、现金流等指标是投资者选择购买a股标的重要参考。 投资者通过解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,可以获得评价上市公司“成色”的重要新闻。 但是,解密的财务数据如果被非法“粉饰”,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。 这是因为识破财务舞弊尤为重要。
例如,“整形”式的财务舞弊一般表现为收入的提前确认、费用的延迟确认等会计解决错误。 这些局部“整形”往往基于实际交易,一般不需要上市公司不同部门的人员,隐蔽性比较高。
“变脸”式的财务舞弊是伪造经济业务活动的“无中生”式的舞弊行为,如虚构的不存在的交易和交易规模的夸大等。 “变脸”一般是系统性的不正当行为,需要调动上市公司内部的大量资源,公司不同部门一起参与。
那么,面对多种舞弊途径,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舞弊的迹象呢?
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朱棣文表示,必须首先开展舞弊动机识别。 对此,投资者可以关注上市公司股东,特别是重要股东的持股情况,判断是否有短期变化的诉求。 例如,可以关注大股东的禁售期是否届满,重要股东是否有资金链的压力,或者是否有诉求等。 对于符合财务指标的动机,虽然比较隐蔽,但可以通过浏览上市公司的季度报告、半年报及年报、财务报告及注释中的外债相关情况、主要管理者的薪酬变化与业绩变化的相关性等进行分析和识别。
其次,必须开展舞弊迹象识别。 据奇诺称,“变脸”之类的财务舞弊,作为一种恶性、短期内难以察觉的财务舞弊方法,这样的财务报告经常被表现为“超凡”。 近年来财务业绩的变化大大超过了同领域企业的表现,如果将财务报告和业务数据联系起来分解,就会发现大量的“优秀”表现。 例如,分析产量和劳动者人数,可以发现人均生产量远远超过同行水平的收入除以销售额,单价就大大超过了正常水平。
二是“临界状态”——每年的业绩要么以稳定的比例上升,要么周期性“业绩回升”,要么三年一次“扭亏为盈”等。
第三个是“很棒”。 受政策变化、技术反复等负面外部环境的影响,公司业绩不会下降等。 这是因为投资者在看到这些看起来“优秀”的财务报表时,必须注意是否有虚构舞弊的风险。
关于“整形”式的财务舞弊,由于以具体的财务指标为目标,所以业绩变化很快,周期比较短,一般表现为“一发不可收拾地换地方”。 为了识别这样的做法,投资者可以通过注意管理层、管理层、外部审计员的变动等公司几年前的业绩,研究公司是否存在滥用习性会计解决等问题。 ”。 朱诺说。
“此外,投资者还暗示,随着重组数量的增加,一些上市公司承诺将业绩“水涨船高”。 但是,重组目标的资产很可能在后期达不到约定的业绩。 对此,有人开始“动脑筋”“想办法”,粉饰业绩,虚假披露,这些违规行为都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。 对此,证监部门对关联公司和个人给予处罚和禁止市场进入的措施。 ”。 上交所相关人员注意。
标题:财讯:今年有12家上市企业被处罚 怎么识破财务舞弊“套路”
地址:http://www.7u0.cn/jjxw/2123.html